联商网消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市场,中国零售行业从90年代“小步快跑”到如今的“百家争鸣”,零售新技术的创新与迭代功不可没。
在新零售时代,随着新一代数字消费群体崛起,这类人群消费需求不再只是单纯买卖商品,而是追求服务体验,注重场景化感受。他们有着很强的共性,那就是已经习惯于数字化生活所带来的便捷。而过去重产品轻需求,重销售轻服务的方式,与消费者真实消费需求割裂开来。如何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适应新型消费群体需求?数字化成为关键因素。在沃顿商学院教授大卫·贝尔看来,数字化能够帮助零售企业提升运营效率,获得更多投资回报。此外,数字化也能够提升顾客服务体验。
实际上,新技术在零售行业的运用一直处于不断升级之中,借助于零售软硬件技术,零售企业不仅多了新选择,还可以解决长期以来面临的痛点。以服饰零售线下门店运营为例,在服务体验环节,消费者以往感知最深的是,高峰期收银台排队等待时间长,购物体验差,而单纯依靠人力投入来提升效率的时代早已过去。
就门店零售终端来说,一个尴尬的情况在于,大部分门店零售终端线缆及外设繁多,这也导致柜面杂乱,设备性能较低、运行不稳定,软硬件衔接不畅门店需要智慧化,而智慧化的门店所采用的零售终端必须也要智能。
目前,实体店的价值再度回归,作为商品流通环节的末端,实体店是最终实现商品流转的重要环节,需要传递诸多信息给最终端消费者。而在移动支付、金融科技不断发展,新零售大潮带动下,零售终端作为线下销售点入口以及消费者体验最先触点,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整体零售终端渗透率不足20%,而欧美发达国家已超过90%。而遍及零售和餐饮行业的近7000万家商户中,有70%没有使用任何信息化系统。
可以看出,我国零售终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年我国零售终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00万台。
以大数据和新技术为代表的新零售,加速了国内零售行业的发展,而数字化已成为零售企业转型的关键一环。
以零售终端为例,它已不再是传统的刷卡支付设备。聚合多种移动支付方式后,它更多承担了收集消费大数据,分析消费行为的功能。智能化的零售终端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商家与消费者互动,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商家针对消费者的特征和偏好制定或改善营销策略,开发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从而帮助商家获得更大的收益。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降本提效将成为零售行业新常态。简单来说,零售企业在获得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消费者也能从中获得最大便利。而秉持创新理念的惠普也将会针对国内中小型零售商和运营商痛点,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与研发,助力中国零售数字化变革进程。
(来源:联商网 陈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