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居民消费结构正从商品型消费向品质型消费转型,实体商业凭借较高的体验度,迎来了新的机遇。本市商业集聚度最高的静安区、黄浦区通过大数据分析、线上线下融合等手段,推进智慧商圈建设,为实体商业重聚人气。请听报道:
在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一块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南京西路商圈的人流热力图。每时每刻,商圈中客流,客户性别、年龄,消费顺序、消费能力等都一目了然。技术人员宁绍军说,通过大数据可以从逛街时长,客单价等多维度,帮助实体商家预测购买行为并促进用户体验。
(路过了什么品类,他线上关注什么品牌,店铺客流的一个来源去向的分析,我们重点帮他分析同类的店铺,如果他去了同类店铺,然后还来了你的店铺,就说明它在同类店铺里面是没有满足需求的,这就是你店铺的机会。)
推进智慧商圈建设,不仅能让单一商家有的放矢,还能把南京西路以往各自为战的商家串联起来,形成不同业态的关联性营销。静安区商务委商贸管理科科长陆俊介绍:
(消费完了吃饭在哪里?这时候系统就会告诉你,关注这个品牌的消费者往往比较喜欢吃西餐,我推荐一个西餐你去,?如果愿意去,甚至可以给你一张优惠券。这就是“异业营销”,吃完饭后可以推荐你边上有个电影院,现在在上映什么电影。把整个消费场景都串联起来,这就是我们智慧商圈要提供的服务。)
商圈数据共享,有助于商家为消费者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静安嘉里中心总经理邓汝舜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实体销售明显提升。
(奢侈品已经不再是中国的关键字,现在中国的关键是消费者体验。今年截至到现在,我们和去年同期相比,大概已经接近百分之二十的业绩增长。我们会增加消费者在我们共享空间里面的一些体验。)
静安区还发布了南京路商圈发展指标体系。数据显示,静安南京路商圈已成为上海高端品牌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国际知名品牌占比超过60%,今年以来,20多个首次进入中国的品牌,30多个首次进入上海的品牌选择在此开出首家门店。静安区商务委副主任赵坚说,明年起还将定期发布静安南京路商圈消费指数,
(明年开始,一个季度我们将发布一次南京西路的商圈消费指数,全年的这个消费指数我们再请专业的一些咨询机构对它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出一个白皮书。从品牌的集聚度、消费的贡献度、消费的创新度、时尚的引领度和消费的便利度,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及时地给以商圈的情况运营情况有个直观的描述。)
上海另一传统商业区集中的黄浦区也加快新消费升级的步伐,为实体商业重聚人气。不仅区内的淮海路、南京路、豫园等商圈客流回升20%左右,全区商业销售也增长明显。黄浦区商务委副主任项觉说,今年双11,该区内淮海路、南京东路不少商家通过线上线下同款同价,吸引消费者回流实体店,
(今年1-10月实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6亿元,规模继续保持在全市所有中心区首位,同比增幅2.2%,已经创出了近年来的新高。我们双十一的销售成绩比较喜人,南京路、淮海路一些主要的商业企业,非常创新的一些举措,在网上下单,然后门店最快在24小时内备货,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免费改轻松换这样一售后的增值服务。)